疫情发生后,就业情况到底怎么样?
工厂和零售业关闭:前三年的疫情导致众多工厂和零售业企业被迫关闭,这直接造成了大量的失业情况,使得就业市场面临巨大的压力。失业人群增加与收入下滑:失业人数激增:由于疫情的持续影响,许多人失去了工作,这使得就业市场的供需关系进一步失衡。
疫情发生后,就业难度明显增加!2020年年初开始疫情逐渐席卷全球,各个国家经济严重受损,出现经济倒退的情况,企业开工复工难面临停产倒闭的现象多未发生。
不过,市场上仍有一套运行有效的就业秩序,什么样的个人履历、学历背景和实习经历,能够获得什么质量和层次的offer,大体上存在着默契和共识,令大家可以在读硕期间提前规划,做好准备。
根据近几年的就业形势变化,再加上疫情的影响,如果想找一个好的工作何止登天。根据数据显示近几年毕业生人数1076万,在叠加上今年的经济形势,单毕业生这快会有200万人有失业的可能性。
后疫情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:企业用人需求减少、求职环境发生变化、求职心态发生变化。企业用人需求减少。大部分大学生毕业后主要流入到工作较稳定、待遇较高的行业当中,随着应届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,劳动力市场已趋于饱和。加上新冠***疫情影响,部分企业业务下滑,延期复工,面临着较大的经营压力。
大学中哪个专业好就业?疫情三年下最好就业的三大专业推荐!
1、口腔医学:医学行业是疫情三年来唯一呈现增长及需求量最大的行业,口腔医学作为其中的热门专业,就业前景广阔。随着人们对口腔健康的日益重视,口腔医生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。临床医学: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,是医疗机构不可或缺的人才。
2、医学类专业:如口腔医学、临床医学、中医学专业。医学行业是疫情三年来唯一呈现增长及需求量最大的行业,时至今日我国医学行业的发展依然处于日益壮大阶段,我国医疗水平、医疗技术及医疗人员各方面都在不断提升,医疗行业可以说是目前的朝阳产业,且医学类专业在大学中的排名也是稳居前三。
3、会计专业。经济学、***学、会计学和其他专业都是不错的选择,这些专业都很好。然而,关键取决于你在大学的学习方式。有些人可能在毕业几年后取得巨大成就,但你是一个耻辱。原因是许多证书没有经过测试。因此,如果你想申请这些专业,就业前景是好的,这取决于你的决心和毅力来学好它。
大学生毕业就业率
中国大学生就业率数据如下:总体就业落实率:到2022年4月,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落实率为261%。毕业生总数:2022年中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已达到904万人,较2021年的874万人增长了1%。双一流高校毕业生占比:双一流高校的毕业生占比为10%,约为90.3万人。
大学专业的就业率存在显著差异,不同专业之间的就业情况可谓天差地别。像外语、化工、材料、机械等技术类专业,就业率普遍达到100%,而且工资待遇也相当不错。相比之下,一些非技术专业如文秘、管理类等,就业情况则显得逊色许多。以外语专业为例,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往往供不应求。
如果讨论的是应届毕业生,官方报告通常显示就业率高达90%左右,但这数据并不值得完全信任。实际上,这个数字可能被高估了,真实的就业率可能接近或低于50%。许多学生在毕业后的两到三年内,才会找到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份工作。
近年来,扬州市的人才市场呈现出热门专业的就业优势。机械及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高达100%,由于企业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,因此除了技术能力,学生还需要掌握管理、销售等多方面的能力。化学及化工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,供求比例达到1:3。
2023年应届大学生的就业率预计为30%。 这一数据表明,大约有七成的应届大学毕业生目前尚未找到工作,就业形势十分严峻。 就业率这一概念指的是,在特定时间点,就业人数占经济活动人口总数的比例,这个比例包括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。
据官方统计,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了611万人。截止到7月1日,已经有415万高校毕业生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岗位,与去年同期相比,就业人数增加了44万人。这意味着,今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了68%,这一数据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。
近五年大学生就业率
近五年大学生就业率为:2017年86%、2018年95%、2019年95%、2020年84%、2021年86%。根据教育部《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年报》统计可知,近五年大学生就业率为:2017年86%、2018年95%、2019年95%、2020年84%、2021年86%。
2023届毕业生的单位就业率较去年有所上升,从50.4%增至56%,而慢就业比例亦有所增长,从19%增至19%。 与此同时,自由职业选择的比例出现下降,由去年的16%降至12%,国内继续学习的比例也有所减少,从3%降至9%。
根据过去的数据记录,2005年至2010年间,全国大学生的就业率维持在60%左右。这一时期,中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,大学生数量显著增加。尽管如此,就业市场也面临着一定的压力,特别是在经济增速放缓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,就业形势变得更加复杂。
近年来,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,就业率出现下降。根据教育部的统计,2001年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15万,初次就业率为70%。自2002年起,随着高校扩招生的毕业,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,2002年达到145万,初次就业率降至67%。尽管年底就业人数提升至116万,就业率升至80%,但结构性矛盾显著。
报告称,截至2023年10月31日,学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0%。毕业生最主要的毕业去向是升学,共有2603人赴国内外高校深造,占80.8%;其中2100人在国内高校深造,占62%,503人赴国(境)外高校深造,占16%。
经过西部计划和国家“211工程”重点大学建设等举措,使得我国大学人才培养环境不断变好。在此背景下,全国应届大学生就业率首次突破90%大关,其中还有大量毕业生选择到直辖市和发达区域就业。就业形势非常乐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