数学小故事一年级20字
一个关于数学的小故事——找零钱 一位顾客来到一家手杖店,买了一根30元的手杖。他拿出一张50元的钞票,***。正好店里没有找零,店主到邻居那里用50元的钞票换了找零,还给了顾客20元。顾客一走,邻居就冲过来,说50元的票是假的。店主不得不赔偿邻居50元。
猴子捞帽的故事中,一群猴子正在井旁嬉戏,一阵风吹来,将一只猴子的帽子吹落井中。这只猴子急忙招呼了18个小伙伴,它们一个接一个地爬上松树试图捞起帽子。然而,其中有4只猴子并未上树,成功捞到了帽子。
像支铅笔,2像只小鸭,3像只耳朵,4像面小旗,5像支衣钩,6像棵豆芽,7像把镰刀,8像支麻花,9像把勺子,0像个鸡蛋。数字们讨论起谁最大,谁最小,9骄傲地说自己最大,0则说自己最小。动物们和数字们一起玩耍,数字9嘲笑0没有用处。
小学生《全体数字向我朝拜》数学故事:维纳这么一说,好像给所有在座的嘉宾出了一道智力题一样,大家都在纷纷议论,维纳到底有几岁。其实,这个题目说难也不难。只要多试几次,就可以了。假定维纳的年纪是在20岁左右,那么我们可以把20上下的数字都来试一试,看看是不是符合这些条件。
一年级数学趣味小故事
数学课上,老师教过,已知总数求部分数,可以用总数减去已知的部分数,就能得到未知的部分数。于是我很快算出答案:16-9=7(个)。松树爷爷听后,高兴地让小松鼠背着满袋子的松果回家了。小松鼠顺利地解决了难题,它感激地向我道谢。在回家的路上,小松鼠遇到了小兔子,小兔子也正为一个问题困扰着。
小松鼠要过冬了冬天到了,小松鼠要准备过冬的粮食了。有一天小松鼠背着一个大袋子,来到森林里,对松树爷爷说:请吧你的松果送给我,好吗?松树爷爷很大方,说:你想要多少摘多少。小松鼠很高兴,它一边摘一边唱歌,不一会袋子装满了。
小松鼠创造的数学:春天到了,小树苗都冒出了嫩芽,嫩绿嫩绿的,多么的可爱。这是小松鼠秋天种下去的,它们一共种了5行,每行3棵。
一年级的数学小故事30字
1、猴子捞帽的故事中,一群猴子正在井旁嬉戏,一阵风吹来,将一只猴子的帽子吹落井中。这只猴子急忙招呼了18个小伙伴,它们一个接一个地爬上松树试图捞起帽子。然而,其中有4只猴子并未上树,成功捞到了帽子。
2、小学一年级数学趣味题:一元钱 小猴、小熊、 小狗相约来到街上玩。他们来到超市前一看,一个哈蜜瓜正好30元,于是一人拿10元钱,买了一个瓜。他们刚走出大门,一位营业员跑出来说:“今天我们优惠,只要25元,这是找给你们的5元。
3、儿子Tom上学去了,他的妈妈非常担心他是否能跟得上学校的数学课程。一天,Tom回家后妈妈问他今天学了什么。Tom说他们老师给他们讲了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。故事是说有一个农场主养了小鸡和小猫,他们的数量加起来一共有7只。农场主又养了兔子和小狗,这两种动物的数量加在一起也是7只。
4、写作思路:数学故事,内容简单,好理解,动物故事小朋友一般会喜欢。正文:小熊不喜欢学习,只想做生意,于是在学校旁边开了个水果店。小兔和小猴是它的同学,它们商量好,要教训这个不爱上学的懒家伙。 它们来到小熊的水果店。“桃子怎么卖呀?”小猴问。 “第一筐里6元3公斤,第二筐里6元2公斤。
5、写作思路;写一个数学故事,其情节围绕数学计算展开。一个关于数学的小故事——找零钱 一位顾客来到一家手杖店,买了一根30元的手杖。他拿出一张50元的钞票,***。正好店里没有找零,店主到邻居那里用50元的钞票换了找零,还给了顾客20元。顾客一走,邻居就冲过来,说50元的票是假的。
6、一年级的小同学们刚系统地接触数学,一些和数学有关的小故事能调动他们上课的气氛。下面提供几个关于一年级和数学有关的小故事,希望对大家有帮助!小熊卖鱼的故事 小熊的妈妈***了,为了能***给妈妈治病,小熊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下河捕鱼,赶早市到菜场卖鱼。
谁有一年级数学小故事,尽量少些,因为一年级小朋友要用,所以字要简单些...
像支铅笔,2像只小鸭,3像只耳朵,4像面小旗,5像支衣钩,6像棵豆芽,7像把镰刀,8像支麻花,9像把勺子,0像个鸡蛋。数字们讨论起谁最大,谁最小,9骄傲地说自己最大,0则说自己最小。动物们和数字们一起玩耍,数字9嘲笑0没有用处。
陈省身基本上是个少年天才。他只上过一天小学。8岁那年,陈省身才去浙江秀水县城今嘉兴市里的县立小学上学。可那天下午放学时,不知什么缘故,老师却用戒尺挨个打学生的手心。陈省身虽然因为老实没挨打,可这件事却对他刺激太大,从此便不肯再迈进小学校门一步。
一个关于数学的小故事——找零钱 一位顾客来到一家手杖店,买了一根30元的手杖。他拿出一张50元的钞票,***。正好店里没有找零,店主到邻居那里用50元的钞票换了找零,还给了顾客20元。顾客一走,邻居就冲过来,说50元的票是假的。店主不得不赔偿邻居50元。
小学一年级加减法编数学小故事
1、加减法的由来小故事有一天两只小狗,它们每个得到了一根骨头,它们特别高兴,真想美美地吃一顿。它们叼回家一看,妈妈还没回来。它们想,我们小时候就靠妈妈养活,不管是多冷多热妈妈都得出去给我们找吃的,才把我们养活这么大,现在我们有了好吃的该给妈妈吃了。
2、数学家蒲丰一天,法国数学家蒲丰请许多朋友到家里,做了一次试验。蒲丰在桌子上铺好一张大白纸,白纸上画满了等距离的平行线,他又拿出很多等长的小针,小针的长度都是平行线的一半。蒲丰说:“请大家把这些小针往这张白纸上随便仍吧!”客人们按他说的做了。
3、请你们根据这段信息,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”小猫美美挺聪明的,马上说出了一个问题:“花生中含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一共多少千克呢?”小狗拉拉也不落后,急忙“二十五分之十二+二十分之三=百分之六十三(千克)”“太对了,你们真聪明啊!”小兔聪聪说。他们都开心的笑了。
4、有一天4一副高傲的样子对2和3说,我比你们大。因为42且43。
5、比如,学习8的加减法,我编了一个这样的小故事,其中经常和孩子互动一下,互相提问,甚至让孩子把故事编下去:小猴子要买8个苹果送给奶奶。它来到市场上,看见红苹果挺诱人的,绿苹果也挺好的,于是,这两种苹果它一样买了几个。
6、学数学就是为了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,数学是人们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,其实数学问题就产生在生活中。比如说,上街买东西自然要用到加减法,修房造屋总要画图纸。类似这样的问题数不胜数,这些知识就从生活中产生,最后被人们归纳成数学知识,解决了更多的实际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