虎伯寮自然保护区地理地貌
虎伯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地理环境如下:地貌特征 地貌复杂:受燕山晚期新华夏系构造影响,区内以北、北东向压性及压扭性断裂皱褶带为主,形成了多种地貌类型,如中低山、丘陵、台地和河谷平原。 地势倾斜:从西北向东南倾斜,最高点海拔875米,最低点137米,相对高差达735米。
虎伯寮自然保护区,位于中国福建省东南部的博平岭山脉东南坡,九龙江西溪的上游,具体在南靖县南部和北部(原保护区分别名为虎伯寮和乐土)。保护区的地理位置坐标为东经117°12′42″至117°22′45″,北纬24°30′05″至24°56′20″,总面积为3000公顷,其中包括农田等非林地。
自然保护区境内受燕山晚期新华夏系构造的影响,形成以北、北东向压性及压扭性断裂皱褶带,东部受福安上坪褶断带所控制,东北部受漳平梅林断裂带所制约,构成复杂的地貌轮廓。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呈明显倾斜,海拔最高处达875m,最低处仅137m,相对高差达735m,高差较悬殊。
虎伯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介如下:地理位置:位于福建省东南部的博平岭山脉东南坡,漳州市南靖县南部和北部的交界地带。东接漳州市,西连永定县,南界平和县,北靠漳平市。坐标范围:地理坐标为东经117°12′42″至117°22′45″,北纬24°30′05″至24°56′20″。
独自到虎伯寮自然保护区游玩有哪些容易错过的美景?
瀑布和溪流:保护区内有许多瀑布和溪流,它们为这片土地增添了生机。然而,有些瀑布和溪流可能隐藏在一些难以察觉的地方,需要你仔细寻找。在这些地方,你可以欣赏到壮观的水流和清澈的水面,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。古树名木:在保护区内,有许多古老的树木,它们是这片土地的见证者。
除了山川、森林、动植物,虎伯寮自然保护区还有许多其他令人陶醉的自然景观。例如,这里的云海景观非常壮观。清晨,当阳光穿透薄雾,照射在山谷中,你会看到一片片云海翻腾,时而如波涛汹涌,时而如轻纱飘渺,让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魅力。此外,虎伯寮自然保护区内的溶洞景观也颇具特色。
鹅仙洞景区位于金山镇,其千年古寺九鲤飞真寺和周围的两座鹅髻山峰,传说中有仙人踪迹。这里有“灵龟神游”和“九鹤池”等自然景观,以及“九鲤飞真寺”和罗伦古道等人文景观,原始森林覆盖,是南亚热带雨林的瑰宝。
紫荆山管护片位于山城镇,由大小五座山峰组成,连峰叠翠,古树参天,石径曲径通幽,悬崖峭壁挺拔耸峙,磅礴奇秀,山下临双溪夹流,紫金夕照,自然凤光蔚为壮观。山麓有一座寺庙朦胧隐现其中,兴云吐雾,紫气缭绕,名胜古迹历史悠久,文物遗迹、自然景观颇多,堪称奇胜,是南靖县八景之一。
虎伯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介
虎伯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介如下:地理位置:位于福建省东南部的博平岭山脉东南坡,漳州市南靖县南部和北部的交界地带。东接漳州市,西连永定县,南界平和县,北靠漳平市。坐标范围:地理坐标为东经117°12′42″至117°22′45″,北纬24°30′05″至24°56′20″。
虎伯寮自然保护区简介:地理位置与特征:虎伯寮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低纬度、低海拔地区,是一个独特的南亚热带雨林生态系统,堪称全球同纬度保存最为完整且连片的森林景观,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。
虎伯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地理环境如下:地貌特征 地貌复杂:受燕山晚期新华夏系构造影响,区内以北、北东向压性及压扭性断裂皱褶带为主,形成了多种地貌类型,如中低山、丘陵、台地和河谷平原。 地势倾斜:从西北向东南倾斜,最高点海拔875米,最低点137米,相对高差达735米。
虎伯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划与保护
1、虎伯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规划与保护主要包括以下内容:保护区范围与区域划分:保护区总面积为3000hm2,包括林业用地2650hm2和非林地。分为四个区域:虎伯寮片、乐土片、紫荆山片和鹅仙洞片。功能区规划:核心区:占地146hm2,占总面积的40%,主要用于科学考察和定位监测。
2、根据国发办[2001]45号文件,福建虎伯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(林业用地)占地2650hm,总面积包括非林地在内的3000hm,分为四个区域:虎伯寮片2051hm,乐土片22hm,紫荆山片443hm,鹅仙洞片474hm。
3、虎伯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生态系统保护:完整的南亚热带雨林生态系统:保护区拥有一个完整且大面积的南亚热带雨林生态系统,这是由地质变迁和特殊气候塑造而成的宝贵自然遗产。
虎伯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
虎伯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丰富,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植物资源:拥有6个主要植被类型、25个群系和34个群丛。总计1759种维管束植物,其中包括170种蕨类、12种裸子植物和1577种被子植物。兰花资源丰富,有47种,如建兰、寒兰等,部分种类已在全球范围内引种。动物资源:野生动物种类繁多,总计达725种。
虎伯寮自然保护区的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植物资源、动物资源和微生物资源:植物资源: 热带和亚热带植物丰富:保护区内有495属热带植物,占总数的76%,显示出显著的热带和亚热带特性。
虎伯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地理环境如下:地貌特征 地貌复杂:受燕山晚期新华夏系构造影响,区内以北、北东向压性及压扭性断裂皱褶带为主,形成了多种地貌类型,如中低山、丘陵、台地和河谷平原。 地势倾斜:从西北向东南倾斜,最高点海拔875米,最低点137米,相对高差达735米。
综上所述,虎伯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生态系统保护、生物多样性保护、遗传资源保护以及环境变迁研究等方面都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。
虎伯寮自然保护区的自然资源丰富多样,尤其在植物种类上展现出了显著的热带和亚热带特性。根据种子植物的统计,保护区内有495属热带植物,占总数的76%,显示出与西双版纳保护区(81%)相似的热带植物成分。